在線客服
|
漢口水塔修復百余工匠手工敲下水塔“老外衣” 歷經2個月修復,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——漢口中山大道水塔外立面完成驗收,這座百年老建筑光彩重現。 昨日,記者在現場看到,改造后的水塔露出百年老墻。施工方、武漢市城投房產集團天時建筑工程公司總工程師裘維亞介紹,為保護老建筑,10多年前用水泥砂漿粉刷,平均厚度3.5厘米以上,水塔的原墻體被覆蓋。 “此次立面改造,就是讓百年老墻‘現真身’?!濒镁S亞說,為保護老墻體,施工方采用最原始的手工作業(yè)。百余名工人用錘子、鑿子敲打,一點點將8個立面的水泥砂漿敲掉。 沒有用水清洗墻體灰塵、雜質。裘維亞說,施工方利用機器產生的“風壓”,吹走雜質,保持外墻干燥。 此次修復主要是磚粉技術,保證老磚透氣性。對破損嚴重的,施工方將從各地收購來的老磚對其修補;破損少的,用專門調配的磚粉補上,厚度不超過5毫米。如今,修復后漢口水塔已穿上特殊材質的防水“外衣”,可防雨水浸入腐蝕。 水塔或將“變身”博物館 改造前,水塔花崗巖墻體上“千瘡百孔”。然而,記者看到,水塔一樓的崗巖墻體已修復完成。雖盡力修復,走近仔細觀察,仍能發(fā)現留下坑洼的“外傷”痕跡。 裘維亞介紹,他們找來同材質的花崗巖,且顏色為相似的芝麻灰色。一點點將石料切割成細長條狀,再根據每一個“傷口”直徑大小,手工打磨成圓形石楔,對小眼進行修復。 此外,水塔墻體排水主要依靠外立面的鑄鐵管,部分排水鐵管已生銹破損。據悉,此次維護排水管更換長約50米,其他部分則保留。 裘維亞說,為解決鑄鐵管問題,他們在武漢周邊正在拆遷的老房子中尋找,最遠至黃陂,才陸續(xù)搜集到合適的材料。 不僅鐵管,管卡更換也成了“攔路虎”?!袄戏孔拥墓芸ǘ嘁哑茡p?!濒镁S亞說,管卡全部從上海訂制,最大程度恢復歷史建筑原狀。 據悉,水塔卸下歷史重任,作為武漢的公共建筑,今后該如何對其“呵護”?記者了解到,漢口水塔有望規(guī)劃建成博物館,使其成為武漢百座博物館之一,建成后,將對外開放,供游客參觀,發(fā)揮其文物價值。目前,建設創(chuàng)意方案還未出爐。 上一篇新聞資訊20190523
下一篇農村飲水工程
|